肺结核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潘建华红楼梦人物语言选读第三回
TUhjnbcbe - 2024/6/4 19:25:00
北京治白癜风上那个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ffxbdf/

潘建华|《红楼梦》人物语言选读(第三回)

1、“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

(1)谦恭厚道:谦虚恭敬,善良宽容。(2)祖父:指祖父和父亲。(3)遗风:指前人遗留的风范。(4)膏梁:肥肉和细粮,泛指美味的饭菜。这里代指富贵子弟。(5)轻薄:言行轻浮不庄重。(6)之流:指同一类的人,含贬义。

这是林如海说的话,他向贾雨村介绍二内兄贾政。

林如海口中的“祖父”,应该是指贾政的爷爷贾源和父亲贾代善。他们都是《红楼梦》中未登场的虚写人物。读者只能通过一些间接描写,对他们有些碎片化的了解。贾源,因功受封荣国公,和其兄宁国公贾演共同开创了贾府的百年基业。贾源死后,长子贾代善袭爵,人称“国公爷”。林如海介绍贾政时,两次提及“祖父”遗风,由此可以推知贾源和贾代善为人处事的风格。从外貌上看,贾母说,儿孙辈里只有宝玉长得像他爷爷。贾代善的替身、清虚观的张道士也说,宝玉的“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怎么就同当日国公爷一个稿子”(第二十九回)。

贾政像他的先祖一样,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把“忠孝节义”作为自己的处事准则,是一个忠臣、孝子、严父的形象。

他自幼酷爱读书,喜欢结交读书人,能礼贤下士,济弱扶危,深得父母偏爱,这从他成家后被安排住在荣国府的正室“荣禧堂”可见一斑。

在仕途上,贾政为人端方正直,做官勤勉尽责。他先入工部习学,曾任主事、员外郎等职,后来又点了学差。虽然不是平步青云,却也是官运亨通。

在生活中,贾政虽然“素性潇洒,不以俗务为要”,却能尽力去履行一个父亲、一个儿子的职责。作为严父,他信奉“子不教父之过”“棍棒下面出孝子”等古训,对宝玉严格要求,一丝不苛,稍不如意,轻则板起面孔训斥,重则大打出手。

作为孝子,他晨昏定省,承欢膝下,又是陪贾母猜谜语,又是给贾母讲笑话。他唯一违逆母亲心意的事,就是在对宝玉教育方法的选择上,以致贾母闹着要带宝玉回南京去。

贾政,谐音“假正(经)”,性格中也有很多毛病和缺点,如思想保守,迂腐古板,假装风雅,不谙世务,对宝玉的管教简单粗暴,任凭贾珍、贾琏等胡作非为,等等。然而作者却说他“训子有方,治家有法”,真是颇具讽刺意味。

总之,在《红楼梦》中,贾政也是一个“正邪两赋”的人物形象。

2、“既舍不得她,只怕她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

这是癞头和尚对林如海夫妇说的话。“她”指林黛玉。

林黛玉三岁时,癞头和尚要化她出家,林如海夫妇坚决不答应。癞头和尚便说了这番话。大意是,林黛玉要想平安度过一生,要么出家,要么一辈子不许见哭声。否则,性命不保。

那么,林黛玉得的是什么病呢?根据小说里的一些描写,读者见仁见智,或说是肺结核,或说是心脏病,或说是血液病,争论得不亦乐乎。其实,作者交代得很清楚,她得的是不足之症。

林黛玉为什么会天生就有“不足之症”?这要从“木石前盟“的故事说起。林黛玉的前身是绛珠仙草,因受神瑛侍者(贾宝玉的前身)的甘露之惠,得以修成人体。“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衷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林黛玉的病,应该就是由这段“缠绵不尽之意”引起的。

由此可见,林黛玉的不足之症,并非中医所说的先天不足,如气虚、血虚等虚症,只要吃点诸如“人参养荣丸”“天王补心丹”之类的补药就能治愈的。她得的是心病,而且世间无药可医。唯一能救治的方法就是不能遇到贾宝玉。遇不到贾宝玉,就不会爱上贾宝玉;爱不上贾宝玉,就不会为贾宝玉伤心流泪,最后也就不会泪尽而亡。

或许有人说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让林黛玉嫁给贾宝玉,让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样的安排固然圆满,却完全违背了绛珠仙子下凡来“以泪报恩”的初衷,也彻底破坏了宝黛爱情感人至深的悲剧色彩。岂不是又落入了写风花雪月、才子佳人的陈腐旧套之中?

综上所述,癞头和尚的话既是对“木石前盟”故事情节的照应,也是为后面宝、黛爱情悲剧埋下伏笔。

3、“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她‘凤辣子’就是了。”

(1)泼皮破落户儿:原指家道中落的市井无赖。这里指泼辣刁钻的人。(2)辣子:辣椒,比喻作风泼辣的人。(3)凤辣子:王熙凤的外号。

这是贾母对林黛玉说的话。“她”指王熙凤。

王熙凤是贾母的孙儿媳妇,是贾母身边“承欢应候一刻不可少之人”(脂砚斋语)。就像此时此刻,贾母初见黛玉正伤心难过,凤姐一来,就与凤姐开玩笑,戏称是“泼皮破落户儿”,是“辣子”。体现出贾母对她的偏爱。

贾母的话,也从侧面暗示了她的泼辣性格。“泼辣”有两种理解,一指很有手段,很有魄力;一指凶悍蛮横,不讲道理。王熙凤是兼而有之。

王熙凤的泼辣性格,从她的外貌描写中也可窥见一斑。“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三角眼、吊梢眉,都是凶恶狠毒的相貌。此所谓相由心生也。

4、“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1)通身:全身,从头到脚。(2)气派:表现出来的气质、气势。(3)老祖宗:尊称家族中年高德劭(shào,美好)者。(4)嫡亲:血缘最近的亲属。

这是王熙凤初见林黛玉时说的话。

第一句“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是在称赞黛玉长得好看,好看得超出“我”的想象。“真有”“才算”等词语,表达出一种叹为观止的感受。这是对黛玉极高的评价,但也可能引起在场“三春”的反感或尴尬。

于是紧接着,王熙凤连用两个“竟”字,表示完全出乎意料,说黛玉不像是贾母的外孙女,倒像是“嫡亲的孙女”。表面上看依旧是在称赞黛玉,实际上却是为了安慰迎春、探春和惜春。此时最开心的莫过于贾母。因为无论“三春”还是黛玉,他们都是贾母“嫡亲”的,她们的“气派”都是从贾母继承而来。

最后王熙凤又说“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意思是说黛玉的容貌、气质皆不凡,也难怪贾母总记挂着。这看似在称赞黛玉,实际上是在奉承贾母的慈心和亲情。

这番话一箭三雕,既恭维了林黛玉,同时又讨好了贾母以及迎、探、惜三姐妹,表现了王熙凤机变逢迎、八面玲珑的性格。

5、“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这是王熙凤初见林黛玉时说的话。“她”指林黛玉。

王熙凤“喜欢”,是因为她知道林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王熙凤“伤心”,是因为她想到贾母一定会为女儿贾敏去世而悲伤。

王熙凤就是一个天才的演员,或喜或悲,得心应手,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取悦贾母,表现了她惯于见风使舵、逢场作戏的性格。

6、“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1)老婆:这里指年老的女仆。

这是王熙凤初见林黛玉时说的话。

连问三问,却又不等回答。连嘱三事,强调“只管告诉我”。王熙凤表面上嘘寒问暖,表示对黛玉的关心;实际上是在讨好贾母,同时显示自己在贾府大权独揽的“管家”地位。

运用整句、短句、问句等多种句式,造成一种节奏快、语气强、内容丰富、情感鲜明的艺术效果,有助于表现凤姐杀伐决断、精明干练的性格特征。

7、“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1)孽根祸胎:灾祸的根源。这里指不肖的儿子。(2)混世魔王:佛教中比喻扰乱世界、给人们带来烦恼和灾难的人。这里比喻异常顽劣,骄纵胡闹的人。(3)甜言蜜语: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动听的话。(4)有天无日:比喻说话毫无畏惧和顾忌。

这是王夫人向林黛玉介绍贾宝玉时说的话。有四个作用:

一是告诫黛玉尽量不要接近宝玉;

二是表达母亲对儿子的失望心情,用“孽根祸胎”“混世魔王”“疯疯傻傻”等如此不堪的词语来形容亲生儿子,王夫人算得上是“血泪盈面”(脂砚斋语);

三是侧面描写,间接交代宝玉叛逆的思想性格。

四是欲扬先抑,为后文宝玉出场作铺垫,反衬黛玉的好感。

8、“虽然未曾见过她,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1)面善:面熟。(2)旧相识:指老熟人,旧相知。

这是贾宝玉说的话。“她”指林黛玉。

黛玉初见宝玉,就觉得宝玉“何等眼熟”,“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宝玉初见黛玉就觉得“面善”,是“远别重逢”的“旧相识”。可见两个人心有灵犀,心心相印。

不过,在局外人看来,比如贾母,自然是百思而不得其解的。照应了第一回“木石前盟”的故事情节。

9、“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1)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2)杜撰:没有根据地编造,虚构。

这是贾宝玉说的话。探春取笑宝玉“杜撰”,宝玉说了这番话为自己辩解。

《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由南宋理学家朱熹汇辑刊刻。它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集中体现了儒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公认的儒学经典。

《红楼梦》中多次涉及到《四书》,而且都是正面描写。贾政、贾宝玉读过《四书》,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李纨等也都读过《四书》。《四书》就像一条文化线索贯穿《红楼梦》前八十回。据此可以推断,作者曹雪芹不仅读过《四书》,而且非常喜爱和尊崇《四书》。贾宝玉说“除《四书》外”,特意将《四书》排除之外,实际上是为曹雪芹代言,代表着曹雪芹的思想和主张。

“杜撰”一词,出自于宋代王楙《野客丛书》卷二十:“杜默为诗,多不合律。故言事不合格者为杜撰。”大意是杜默写诗,常常不合诗律。所以就把叙事不合现实的情况称为“杜撰”。后来称没有事实根据,凭空捏造、虚构为“杜撰”。由此可见,“杜撰”一词在词性上是中性词,可以贬用,也可以褒用。如果把“杜撰”解释为凭空捏造,那么宝玉说“杜撰的太多”就显得很偏激,表现了他对古代典籍不盲从、不迷信、独立思考、大胆怀疑的批判精神。如果把“杜撰”解释为虚构,即凭想象编造出来,那么说“杜撰的太多”就一点也不奇怪,像贾宝玉、林黛玉爱不释手的《西厢记》《牡丹亭》等,都是杜撰的杰作。

贾宝玉爱杜撰。他杜撰过书名如《古今人物通考》,杜撰过名言如“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杜撰过故事如“小耗子偷香芋”等。

曹雪芹尤其擅长杜撰。历经三百年而不衰的《红楼梦》,就是杜撰的巨著。以贾宝玉为例,贾宝玉的姓名、贾宝玉戴的“通灵宝玉”、贾宝玉的前世经历、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等等,无一不是曹雪芹杜撰的艺术结晶。

10、“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1)罕物:少见之物。(2)不择:不分。(3)通灵:灵验。(4)劳什子:惹人讨厌的东西。

这是宝玉摔玉时说的话。对贾宝玉来说,“通灵宝玉”是福也是祸。

一方面,它就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能够降妖伏魔,保佑贾宝玉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另一方面,它又是“紧箍咒”,给贾宝玉带来极大的精神和思想压力,严重束缚着他的身心自由,也束缚着宝、黛之间真挚感人的爱情。

小说中共有两次写到宝玉摔玉。这是第一次(另一次在第二十九回)。直接原因是“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连“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见这块玉“不是个好东西”。

这次摔玉的举动,不仅表现了贾宝玉率真任性、不计后果的性格,而且反映了他的男女平等思想,以及对天命的鄙弃和反抗。

11、“姑娘快休如此,将来只怕比这个更奇怪的笑话儿还有呢!若为他这种行止,你多心伤感,只怕你伤感不了呢。快别多心!”

(1)笑话:指可笑、荒诞的言行。(2)行止:行为,举动。(3)多心:过分敏感,心生猜疑。

这是袭人劝慰黛玉的话。黛玉刚进贾府,就惹得宝玉摔玉。黛玉很是自责,难过得伤心落泪。袭人劝黛玉不要“多心伤感”,因为宝玉平时还有比“这个更奇怪的笑话儿”。

袭人的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照应之前王夫人对宝玉的评价,又是暗示黛玉将来会有很多“多心伤感”的事情。犹如脂批所言:“后百十回黛玉之泪,总不能出此二语。”

用“多心”一词评价黛玉,始于袭人,后来宝玉、王夫人、薛姨妈,包括黛玉自己都说过,成了贴在林黛玉身上一辈子都撕不掉的标签。

1
查看完整版本: 潘建华红楼梦人物语言选读第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