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10/3 19:01:00
《健康》是涟水县融媒体中心旗下FM89.6一档健康科普类节目,周四下午17:00~18:00直播,这一期走进直播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丁春雷,分享的是“结核病”的科普知识。一、什么是结核病?结核病,又叫“痨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疾病之一。结核病的元凶是结核分枝杆菌,在高倍的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它们的形状类似细长弯曲的小圆棒状。人体各脏器除毛发、牙齿和指甲外,都可发生结核病,但肺是最容易被侵犯的器官,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结核病主要指的就是肺结核。肖邦、契诃夫、雪莱、梭罗、席勒、费雯丽和我国的文学巨匠鲁迅,都是死于肺结核。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在德国柏林生理协会的会议上向一群医生宣读了自己发现结核分枝杆菌的论文。年底,世界卫生组织(WHO)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发现,将每年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以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二、结核病是如何传播的?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唱歌时,结核菌就会通过飞沫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就可能受到感染。如果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随地吐痰,痰中的结核菌还可以通过尘埃飞散在空气中,被其他人吸入后同样会造成感染和引起发病。结核菌还可以由肺部病变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播散到人体的各个脏器,引起肺外结核,常见的肺外结核有淋巴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肾结核、骨结核、附睾结核、女性生殖结核、骨关节结核等。三、结核病有哪些危害?得了结核病如果治疗的不及时、不规范,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健康,也会给身边人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一个未经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平均每年可传染10-15人。肺结核如果治疗不及时、不彻底,病变会破坏正常肺组织,形成干酪坏死、空洞或纤维化,影响呼吸功能,降低生活质量,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肺结核传染性强,共同生活的家人、共同学习的同学和老师等身边最亲密的人,往往被感染的风险是最大的。学校是学生高度集中的场所,一旦发生结核病,很容易造成校园内的传播流行。四、如何预防结核病?1、接种卡介苗,这是我们每个人出生后的第一针,一般是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要接种的,卡介苗对于预防儿童粟粒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有着较好的效果。2、及时发现和彻底治愈结核病患者,防止结核菌传播给其他人,这是目前最重要的防控手段。3、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在人密集场所佩戴口罩,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手帕或者用手肘部遮掩口鼻,居室每天保持至少2-3次通风,且每次通风时间不低于30分钟等。4、对于感染结核菌后容易发病的高危人群,如儿童、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师生等新近潜伏感染者可进行预防性治疗。五、怀疑自己得了结核病该怎么办?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是肺结核的可疑症状。如果自己或周围人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时,应立即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检查。对于在校学生来说一定不要隐瞒病请,要主动向学校报告,绝对不能带病上课。六、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得结核病?结核病的早期和准确诊断对于阻断疾病的传播非常重要。要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结核病,需要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相关的检查。目前对于活动性肺结核的主要检查手段包括胸部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其中,从痰里找到结核菌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诊断依据。七、成为结核病密切接触者怎么办?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发生结核病的风险很高,都应该进行结核病筛查。一是可以尽快发现结核病患者,开展规范化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的扩散;二是可以发现潜伏感染者,并对高危人群开展预防性治疗。八、身边发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怎么办?肺结核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症状大多由轻渐重,由不明显到明显,逐步发展。近一半患者早期症状轻微或没有明显症状,常不引起注意,有的会被误认为是“感冒”或“气管炎”。如果自己或周围人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时,医院检查,及早确定或排除肺结核。此外,体检是一种结核病患者主动发现的方式,健康体检中发现的患者大多处于早期病变阶段,可实现早期诊断。九、确诊结核病后怎么办?确诊结核病后,患者和家人都要接受结核病健康教育,了解结核病的相关知识,消除恐慌心理。要积极按照医生的要求接受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定期复查。服药不规律、不能坚持全疗程治疗会造成治疗失败,甚至引起结核菌耐药,造成肺组织和肺功能的进一步损害,还会造成结核菌的持续传播。十、结核病能治好吗?严格遵从医嘱,按时规律服药,完成规定的疗程,90%及以上的普通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好的。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以下方面:1、保证充足的营养,对于一般患者来说,首选通过日常饮食获取足够营养:一是注意饮食均衡多样化;二是主食注意粗细粮搭配;三是多吃蔬菜水果;四是每天饮水毫升以上,少量多次饮用。2、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通过增强身体抵抗力,对病灶吸收和提高疗效都有好处,但以不引起劳累和不适为宜。3、规律生活起居,保证睡眠充足,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