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有多可怕,我们来看看数据。
在过去我国民间“谈痨色变”,长期流传“十痨九死”的说法,可想而知,结核病对我国人民造成了多么深重的精神和肉体创伤。近年来因为艾滋病和耐药菌株的出现,使得结核病又有了抬头之势。根据WHO的统计,我国是第22个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全球27个耐多药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结核病年发人数为万,占全球发病的14.3%,居全球第二位。数据来源: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结核分歧杆菌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细菌,它没有用于运动的鞭毛,也没有可以依附于他人的菌毛,本身还不耐高温,培养条件也很苛刻,用病原学老师的话就是:娇贵且善变。那么这么娇贵的细菌是怎么演变成一场令人闻风丧胆的“白色瘟疫”的呢?原因就在于它的“善变”。人感染结核分歧杆菌主要分为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两种,原发感染就是指人第一次感染结核分歧杆菌。在首次感染结核分歧杆菌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清除掉所有的结核分歧杆菌,有些结核“余*”就会潜伏在我们体内,当我们免疫力低下的时候,他们就会再次揭竿而起,让我们再次感染。总体来说,肺结核难诊治、难治疗,无愧于它“白色瘟疫”的称号。另外,相比潜伏期7-14天的新冠肺炎,肺结核由于其漫长的潜伏期,很难表现为暴发性大流行,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历史上少见结核大爆发,但肺结核人数却依旧庞大的原因了。打了卡介苗,为什么还是会得肺结核?
我国从年开始便将卡介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中,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数十亿人次接种过卡介苗,理论上说江苏师范大学这批学生都是打过疫苗的,那为什么还是会得肺结核?首先从疫苗接种到生效是有一定时间的,一般在接种后4-8周才会产生免疫力,而且并不是所有人在接种后都会成功产生抗体,极少数的人不能获得免疫(乙肝疫苗等其他疫苗也有这样的情况),另一方面,即使产生了抗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也会下降,仍然有可能感染结核分歧杆菌。所以接种卡介苗并不是一劳永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要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结核病:避免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肺结核病人通过各种方法,如增加营养、适当运动等提高机体抵抗力注意居室通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要对着他人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在咳嗽、打喷嚏时用手帕掩住口鼻定期体检,发现可疑症状及早就医传染期内如需外出应佩戴口罩,治疗期间应戒烟禁酒“十痨九死”是真的吗?肺结核可以治愈吗?
确诊后必须按照“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的原则,坚持服药,大多数结核病人都是可以治愈的。确诊肺结核后的一般治疗原则是化学治疗原则,这种治疗原则的主要作用就是迅速杀死病灶内大量繁殖的结核分歧杆菌,使病人由传染性转为非传染性,中断传染,防止耐药性产生,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结核分歧杆菌根据它的代谢状态可以分为A、B、C、D四个菌群。A菌群生长繁殖旺盛,致病力强,占了结核分歧杆菌的大部分。B、C菌群大多处于半静止状态,偶然会有爆发性生长。D菌群为休眠菌,不繁殖,数量很少。大多数抗结核药物都可以作用于A菌群,比如异烟肼、利福平就具有早期杀菌作用,能够在治疗的前48个小时内迅速杀菌,使菌群的数量迅速减少,降低传染性。而B、C菌群由于处于半静止状态,所以被称为“顽固菌”,但是杀死B、C菌群可以防止复发。与此同时抗结核药物对D菌群无效。除了通过服用抗结核药进行治疗以外,在临床上还有对症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措施。对症治疗一般用于结核病患者的*性和咯血症状,比如*性症状的患者会酌情只用糖皮质激素,以减轻中*症状和炎性症状反应。咯血患者则会使用垂体后叶素进行止血治疗,若情况严重的患者还会经支气管镜局部止血或者插入球囊导管,压迫止血。其实,高校暴发结核疫情并不罕见。
年8月至11月,桃江县第四中学确诊肺结核病例29例;桃江县职业中专学校确诊8例肺结核病例;
年12月,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有多名学生,因患医院救治。
在校寄宿学生往往饮食不规律、营养欠缺、学习压力大,容易造成免疫力低下,若本身有艾滋病等免疫力相关的疾病,容易诱发结核病;再加上,学生们生活在一起、生活空间比较小,这些都构成了结核病传播的“温床”。
作为一种发现已久的传染病,目前的卡介苗疫苗对于预防重症结核,如小儿粟粒性结核病、结核病脑膜炎比较有效,但不能预防原发性感染,更重要的是不能预防肺部潜伏感染的再发。
所以在此时此刻,我们还是要注意预防肺结核,多运动,多晒太阳,不熬夜玩游戏,加强身体锻炼,提升免疫力。如果发现自己或者家人朋友有咳嗽、咳痰,两个星期没好,还有咳血、低烧、出虚汗的情况,要尽早跟老师说明情况,医院检查。
最后,希望更多人能了解肺结核的相关知识,尤其是在校学生们,请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推荐阅读▼ 天天补钙天天缺?缺了维生素D,钙补再多也是“打水漂” -10-14 9人食用,8人死亡!黑龙江酸汤子中*事件的罪魁祸首其实是它! -10-13 这些“平平无奇”的生活习惯,让年轻人深陷癌症漩涡 -10-1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