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花5元住一晚的女人们,无家可归
TUhjnbcbe - 2021/3/2 15:37:00

文/家庭杂志新媒体记者啊小陈

最近,消失了十多年的“元女子宿舍”又重回大众视野,

只是这一次,旅店的价格从“元”涨到了“5元”。

“女子宿舍”究竟是什么地方?

只需两个条件:你是女人,你有元,就能在这里的宿舍住上一晚。

来住的绝大多数是社会底层的女人:被亲人抛弃、被丈夫家暴、离婚丧子、无家可归......

历经磨难的女人们蜷缩在元一天的宿舍,这里浓缩了人间所有的悲剧。

01

消失了15年的“元女子宿舍”

年,导演戚小光历时5年,用镜头记录下了这群女人最真实残酷的生活。

这部纪录片,在豆瓣上获得了9.6的高分。

后来,凤凰卫视做了一档节目:《两元女子宿舍实录》,让我们从这些镜头片段里,了解了这群女人最真实的生活。

15年前,吉林市中心,某劳务市场附近。

一条漆黑狭窄的胡同里,坐落着二十几家“元女子旅社”。

一进门,10平米,0个女人,破烂的床板,摇摇晃晃的床架子,床单被褥满是补丁和污渍,家具寥寥无几,蟑螂臭虫倒是随处可见。

这样一间看似简陋不起眼的普通平房,却是这一群女人最安稳的“避难所”。

对她们来说,只有在这里抱团取暖,互诉苦难,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原来还活着。

因为在此之前,她们大多数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0

在这间女子宿舍里,有一个不得不提起的灵*人物——孙世清,她就是这间宿舍的老板,人们都习惯叫她“孙二娘”。

认识孙二娘的人都知道,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有钱就交,没钱拉倒。”

论抠门,她认第一,就没人敢认第二。

在宿舍里,任何东西都要明码标价。刷牙洗脸要控制水流,烧壶热水一块,手机充电收费五毛,洗衣机用一次两块,一到晚上8点就开始致命连环催:“赶紧关灯,节约点电费!”

就连一次寒冬,楼下有一个劳动力市场的人想进屋避避寒,她都不忘收费,张口就来:十分钟一元。

因为雇不起别人,孙二娘一个人包揽了宿舍里所有的脏活累活:打扫卫生、装灯泡、刷马桶......

只要能省钱,她什么都乐意做。

但其实仔细想想,每人元一天,0人,一天也就40块钱,也确实挣不着什么钱。

宿舍里的女人都说孙二娘掉进了钱眼里,可一旦有人生病来借钱买药的时候,她又是最大方的一个。嘴上说着要把欠租的人赶出去,背地里又偷偷地帮忙介绍活儿干。

这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女人,比谁操的心都多。

此外,她还经常带领着宿舍的一帮女人出去打零工赚钱:“这个活你不去?别嫌钱少,不干一分钱都挣不着。”

在干活时也会把力气最小的女人安排在自己旁边,好有个照应:“都不容易,能互相搭把手就搭把手。”

有一次,村里进行户口调查,没有身份证的人一律不准予住宿,当时宿舍里有个精神病患者没有证件,当场就被检查的人给赶了出去。

第二天,孙二娘看到她睡在马路边,于心不忍,又把她带回了宿舍。

“没办法,不留她,她就只能睡马路”,孙二娘说,“我们都是苦命的人,能帮一点是一点。大家都不容易,聚在一起,有个固定落脚的地方,不至于去睡马路,感觉活不下去了有个人拉一把,多少能活得像个人一点吧。”

是啊,有的人仅仅为了活着,就花光了全身所有的力气。

这或许也是她们当中绝大多数人的一个相同痛点,但大家都心照不宣,只字未提。

作为这个宿舍的经营者,孙二娘其实也逃不过命运的百般捉弄。

30岁那年,老公出轨。孙二娘选择离婚带着儿子独自生活。

来到吉林市之前,她曾在一家纸箱厂工作,为了让儿子能够读中学,将家里所有的东西都卖了,搬到了吉林市,转行在江城酒厂工作,但没过多久,厂子亏得血本无归,孙二娘办理了停薪留职,在劳动力市场摆地摊卖烟,一摆就是6年。

年,孙二娘发现市场附近的人逐渐变多了,也正是那一年赶上了下岗潮和农产品价格下跌,街上人来人往,大多是来城里务工的农民。

孙二娘没事就会跟他们唠唠嗑,聊聊家常,才发现那些居无定所,四处外漂的人比比皆是。

听着身边同龄女人诉说各自的凄惨经历,她仿佛看到了这些年来那个曾经拥有相同经历的自己。

于是孙二娘决定放弃摆摊生意,在劳动力市场附近的居民楼买下一间房,开始经营起了“元女子宿舍”。

那么,在这间宿舍居住的女人们都经历着怎样的人生呢?

03

“就像一只流浪狗,一直被赶来赶去。”这是方淑珍用来形容自己前半生的原话。

6岁的方淑珍在这里的宿舍生活了8年,可以说是命运最坎坷的一个。

不到0岁的她就被家里人卖给同村大她13岁的“老光棍”,这场噩梦从几百块钱的彩礼交易就正式开始了。

直到婚后她才发现,眼前这个丈夫吃喝嫖*全盘占领,无一落下。酗酒家暴是常态,方淑珍每天除了挨打就是被骂,十年如一日的打压、蹂躏,依旧没有赶跑她,因为潜意识告诉她,仅凭她一人的力量,根本就无处可逃。

48岁那年,因为丈夫带回来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将她“撵出家门”,或许于她而言,唯有这样,她才能真正地重生。

为了不给自己的孩子添麻烦,方淑珍独自一人来到陌生的城市,开始了外漂的生活。

起初来到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她时常迷路找不到方向。因为不识字,只能靠卖力干活儿,从不挑拣。

期间刷过碗,从凌晨4点到深夜,一天能赚10块钱;后来又找到建筑工地“倒灰”的苦力活儿,想着兴许还能混口饭吃,没想到干没多久就因为年龄太大被撵走了。

往后的她接连四处碰壁,到哪儿都找不到可以栖息的场所。

但她丝毫不敢停下来,因为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停留的每一步,都有可能让自己永远陷落在泥淖之中。

后来,走医院捡一些大多人不愿意做的护工,为病人端屎倒尿,给老人修剪指甲......这些让人嫌弃看不上的工作,她却做得格外尽职认真。

世上最凄凉的事莫过于父母不疼,丈夫不爱,子女还不孝。

而方淑珍三者全都占尽了。

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穷困潦倒,这么多年就来“看望”过母亲一次,还是为了来要钱讨生活。

二儿子则负债累累,患上了肺结核,二儿媳还得了皮肤癌。

方淑珍心疼二儿子生病,医院的工作,回家照料儿子的生活。不料被儿媳的一句“你走吧,我们养不起你。”给撵了回来。

离开时还不忘把积攒了好久的零钱塞给儿子:“妈没用,挣不到钱,就这些了给你留着,你身体不好,该打针吃药的别忘了。”

回想起当时被丈夫赶出门的场景,方淑珍仿佛觉得悲剧好像又重演了一次。

只是这一次她已经彻底麻木了,这些年她的眼泪早已干滆殆尽,化为一潭死水。

她说:

“现在挺好的,我都看开了,自己挣钱自己花,也能有个固定的住处。”

“等老到啥也做不了的时候,我就喝点农药痛痛快快地死,也不给儿子添麻烦。”

在方淑珍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

她们从苦日子过来,物欲极低,她们最会做的事,就是无条件的付出与原谅。

活着,且最低限度有尊严地活着,才是她们生活的全部意义。

04

都说命运坎坷跌宕的女人骨子里都有一股“狠劲”,那么一群女人命运惨淡的女人聚集在一起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十几年来,支撑这里绝大多数女人活下来的,不过是这群同命相怜人之间的抱团取暖。

几乎每进来一个人都会哭诉一番:不是被丈夫家暴就是亡夫丧子,似乎没有一个人能逃得出恶命运的魔掌。

同样被命运扼住喉咙的王淑琴,在方淑珍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17岁为人妻,生下了两个儿子。

丈夫一言不合就对她拳打脚踢,至今,她的颈椎还留下了后遗症。疼痛、瘀伤,一触即发。

34岁离婚,36岁改嫁。

短短两年她的婚姻就经历了两次变故。

可随之而来并不是命运的扭转乾坤,而是苦难的延续。

在和第二任丈夫结婚后王淑琴又怀孕了,但此时丈夫却提出要离婚,理由是自己身体不太好,怕拖累她。

于是王淑琴便一个人挺着大肚子回到了老家,扛起了所有的重任,靠干农活把儿子抚养长大。

前任两个儿子考上公务员,小儿子小学毕业后就进城务工。

宿舍里的人都羡慕她有两个有出息的儿子,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偶尔生病了打电话要个医药费,简直就跟讨债似的。

在这个不足10平米的狭隘空间里,她们过着最煎熬的生活,年复一年,周而复始。

白天出去打零工,晚上回到宿舍,彼此分享着一天经历的酸甜苦辣。

她们希望“像赵本山一样,唠唠嗑也能赚钱。”;她们会自嘲“脚下的布鞋,与开奥迪的雇主穿的布鞋一样,养脚。”;她们也会攀比,把元的手机说成是上千元,故作一副有钱的姿态。偶尔她们还会宁可饿肚子,也要攒上几个月的钱,相约去做一次美甲......

当然有女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她们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个你死我活;也会因为年轻女人给年老女人的对象一块西瓜而破口大骂,怀疑有人要抢她的“老头儿”;有的女人则天天浓妆艳抹,在市场附近四处闲逛,试图找个有钱的男人,脱离苦境。

在这样千奇百态的圈子里生活着,又何尝不是体会了一把劫后重生的快感?

有时想想,为什么她们活得那么绝望依然能如此洒脱?

因为她们深知,无论接下来面临怎样的至暗时刻,总有一群人在与自己并肩作战,一同负重前行。想到这里,心里也就没那么害怕了。

这就是“女子宿舍”赋予的力量。

在人世间,谁活着不是一场“炼狱”?

就像导演戚小光在片尾所描述的那样:那是“一个让人放心的交代”,而不是“彻头彻尾的悲剧”。

一个人的命运,是与生俱来且无法改变的。只有努力活出自我,才有机会摆脱噩耗的漩涡。

05

15年后,她们何去何从?

10多年过去,女子宿舍的租金从元涨到了5元,依旧有无家可归的人。

据相关采访人士透露,“当年七八十岁的,大多数都死了,病死、老死的都有。”

而那些年轻一点的女人们,早已另谋出路,她们当中大多数人用积攒多年的存款,给儿子买了房子。

对她们来说,无论儿子以前对自己有多不孝,但血脉亲情是最难以割舍的,也是她们留在这世间最深的牵挂。

孙二娘说,世界上有两种女人,一种为子女活,一种为自己活。住在宿舍里的女人,都是在为子女活。

就像年近80的王燕,是目前这个宿舍最年长的一位。老伴患癌症去世,家里因为治病欠下一堆债务。几个子女,大多在外地工作,为了不想给子女添麻烦,长年住在这里的宿舍。

如今住在这里的人,有人把这儿当成了养老院;有人因为儿女欠下巨额*债,不得不住这儿;有人丈夫过世,把这里当成了唯一的家......

多年来,她们同样命运多舛,唯一变化的,不过是一张张崭新的面孔。

在外人看来,住在这里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应该是黯然失色的。其实,当她们回顾起过去的人生时,语气却十分平和,仿佛在讲述着别人的故事。

十年间,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孙二娘却只涨了3元。

当被问到为什么不跟着附近行情涨价时,她只是回道:

“咱这地方净是穷人,咱们这就是照顾穷人的地方。我为了维持我的小生活,她们为了她们的生活,反正生活维持下去就行了。”

相比养老院和普通的合租房,元宿舍其实并不像是在做生意,而更像是一种慈善。

而这个1月,在网络掀起的这波浪潮过后,这间宿舍被孙二娘兑了出去,至于此举的具体原因,她不愿多谈,只是说身体原因,想歇一歇了。

接下来的她们又将会何去何从,我们不得而知。

但生活的磨难却仍在继续。

世间不幸的人很多,每个人都在不遗余力地活着,

很难想象,那些被命运捉弄得体无完肤的人,是用尽多少超出凡人的勇气和毅力,才能把生活扭转成常人的姿态。

正如导演戚小光所说:“这群我们认为没有希望的女人,坚强地活着,太了不起了。”

是的,她们用力抵抗过、挣扎过,最终还是输给命运的不仁慈。

但,她们总归热烈地活过,比任何人都努力、都认真地过完这一生。

苍凉的背景并不会因为裹上一层岁月静好的滤镜就能磨去苦难生活的棱角,它需要的是被看见,是整个社会共情力的聚集。

有时候,真正的不幸并没有那么多原因,也不是一个人能够掌控的,我们要做的不是俯视悲悯可怜,而是尊重和理解,如果尚有余力,就在能帮的时候帮一把。

给文章点个,这样的她们,值得被看见。

也愿我们,即使渺小如一粒尘土,也要努力热气腾腾地活着。

(本文除孙二娘和戚小光外,均为化名。)

参考资料:[1].五元女子宿舍:在泛滥的同情和
1
查看完整版本: 花5元住一晚的女人们,无家可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