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在河南郑州召开的首届中原国际结核病高峰论坛上,中美联合结核病实验室揭牌暨合作项目启动。中美双方将利用5年时间,通过“采用生物标志物预测结合病疗程”项目的合作,探索将首治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时间由以往的6个月缩短至4个月。
“十二五”期间,全国结核病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共发现并治疗管理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万例,成功治疗率保持在85%以上,有近万例肺结核患者恢复了健康。但是,目前我国仍是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约90万例,位居全球第3位;结核病发病人数仍然较多,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形势严峻。《“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明确,到年全国结核病发病率下降到58/10万以下,疫情偏高地区肺结核发病率较年下降2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子健在论坛上表示,河南是全国结核病负担最高的省份之一,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5.8万左右,根据统计,河南省报告发病数位居全国第2位,报告发病率位居全国第14位。河南也面临着耐多药结合病、流动人口结合病患者管理和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的三大挑战。在河南省开展“采用生物标志物预测结合病疗程”项目,能够找到有效的结核病短话治疗方案及相关的生物学指标,为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制定下一步结核病防控*策和策略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自年4月河南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国立变态反应与感染性疾病研究所达成为期10年的合作意向以来,先后开展了4项多中心合作结核病合作研究项目,并在《自然》杂志等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科研论文。美国驻华代理大使阮大为在论坛上表示,此次启动的“采用生物标志物预测结核病疗程项目”,将基于落户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中美联合结核病实验室,继续推动核病患者快速诊断测试的改进;通过预测结核病临床试验,提高中国乃至世界欠发达地区的结核病分子诊断能力。
来源:医药卫生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