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见习记者林晓晖通讯员江歆
当前,疫情防控处于关键期,大家一定有着各种各样的疑问。无论是用药指南、谣言疑惑、医疗服务、身体养护等问题,还是“脑洞大开”的科普知识,只要你提出来,主持人“易小问”都会帮你找到权威专家答疑解惑,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
》》点击此处进入“防疫问”专题页面
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相较于此前的“乙类甲管”,新版的防控方案在感染者与密接人员隔离、疫区封锁、交通卫生检疫等措施上都有相应调整。
“乙类乙管”后,不少人开始期待生活的新变化:出国旅行什么时候可以实现?隔离点还有用吗?核酸还有没有必要做?对于这些疑问,本期“防疫问”,疫小问邀请了浙江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凌锋为大家解答。
1.易小问:网友ffsffo想知道,“乙类乙管”之后,出国旅行是不是都恢复正常?
凌锋:是的,中国公民出境游正在有序恢复当中,如果相关的航班已经恢复正常飞行,可以出国旅行,建议提前了解好目的地国家的疫情形势和防控政策。
对于入境人员,他们入境后不再需要新冠病毒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但是需要提前向海关申报入境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结果。
2.易小问:网友一棵鱼木脑袋想知道,“乙类乙管”后,隔离点还有用吗?
凌锋: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曾是疫情防控的“前沿哨所”。“乙类甲管”的时候,对发现的感染者和未排除的疑似病例要实行隔离治疗措施。同时,对密切接触者要开展流行病学的调查和隔离观察。
现在,我们对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病例采取居家健康管理,同时,不再排查密接、次密接,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域,这些隔离点也就完成了它们的“使命”,集中隔离点将启动清场程序,陆续关停。
3.易小问:网友小珊amber想知道“乙类乙管”调整了人群检测策略,哪些人群还需要核酸、抗原检测?去哪里做核酸?
凌锋:目前核酸检测实施“愿检尽检”,不再开展全民核酸筛查。但是对于重点人群、重点场所还是需要进行核酸检测。
具体来说,一是对医疗机构收治的有发热和呼吸道感染症状的门急诊患者、具有重症高风险的住院患者、有症状的医务人员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二是疫情流行期间,对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的工作人员和被照护人员,定期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三是对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的社区居民、3岁及以下婴幼儿,出现发热等症状后及时指导开展抗原检测,或前往社区设置的便民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四是外来人员进入脆弱人群聚集场所时,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现场开展抗原检测。
各区镇街道会保留一定量的便民核酸检测点,保障“愿检尽检”需求。此外,也大家可以自行使用抗原检测试剂。
4.易小问:网友今天少吃一粒米想知道,这样一来,网上购买进口冷链食品等商品,感染风险是否会增大?
凌锋:物品传染新冠的概率相对来说较小,大家不用过于紧张,病毒在外环境中的存活时间很短,即使物体表面存有活体病毒,发生传播也是因为我们不注意手卫生,接触物品之后触碰了眼、口、鼻粘膜造成的感染。对于这些进口冷链食品建议烧熟煮透,居家的消毒方法优先选用阳光暴晒、热力等物理消毒,对于环境物体表面可以采用化学消毒剂擦拭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