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结核病危害不输鼠疫卡介苗无效潜伏性感染众
TUhjnbcbe - 2021/5/20 18:04:00
头部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784140.html
最近鼠疫的新闻上了热搜,作为甲类传染病,必须严肃对待。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种潜在性的传染病,它的危害更加严重。它就是结核病。结核病作为乙类传染病,是当前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病。《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数据显示,全球结核潜伏感染人群约17亿,占全人群的1/4左右。图1:灰色部分表示结核病合并HIV阳性随着卡介苗的接种和抗结核药物的应用,很多人以为结核病被消灭了,其实不然,这是因为大多数感染者体内的细菌处于“休眠”状态。但在合适的条件下,这些休眠的细菌就可能“复燃”。这也是造成人群传播的主要原因。由于HIV/AIDS感染的影响以及日益增多的多重耐药现象等,结核病的发病率开始回升。结核病的初始症状类似感冒多数确诊的患者,一开始以为自己是感冒了。这是因为经空气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最初多有普通呼吸道疾病症状,类似“流感样”,如当前的肺鼠疫。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Mtb)感染引起的,肺部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占所有结核病例的80%以上。结核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咳嗽、打喷嚏、说话或唱歌时释放出含有细菌的飞沫)。通常需要经过长期的或反复的接触才能感染,但对于高度易感的个体来说,一次性的,短暂的暴露或少量的细菌也可导致感染。人体感染Mtb之后,经过人体的免疫反应,一部分人体内的Mtb会完全清除;一部分人体内的Mtb潜伏下来,成为潜伏性结核病;一部分人会发展成活动性结核病。图2:结核病的两个阶段潜伏性结核病如定时炸弹,在适宜的条件下,会有5%-10%的几率发展成活动性结核病。即使接种卡介苗(BCG)也不能幸免,因为……卡介苗不能有效预防结核病对卡介苗的效果研究显示,它可以有效的防止幼儿的结核性脑膜炎和播散性结核病。但不能预防结核分支杆菌的原发性感染,也不能预防潜伏性结核感染的复燃。同时,卡介苗的保护期尚未明确。保护效果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弱,经10-20年后可消失。因此,接种卡介苗实际上并不能影响结核病的传播。故WHO对卡介苗的免疫规划采取了不同的推荐建议:在结核病负担较高的国家,婴儿出生尽快接种卡介苗。在结核病负担较低的国家可选择有限度的卡介苗接种方案,仅在结核病高危人群或结核菌素皮试阴性的大龄儿童中接种。当前针对结核疫苗的主要研究目标:预防既往未感染过的人群感染、防止潜伏性感染的复燃,以及用治疗性疫苗预防结核病复发。

潜伏性结核病该不该治

潜伏性结核病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取决于若干因素,最主要的因素是宿主的免疫状态。尤其是HIV感染者造成的免疫力低下。数据显示,HIV感染者发生结核病的危险高达30%-50%。由于潜伏性感染人群数量众多,以及检测缺陷、严重的致命副作用和高成本,在人群中进行大规模的潜伏性感染检测不可行。因此,《潜伏结核感染管理指南》建议,应检查、治疗和管理具有高度风险进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潜伏性感染个体。

高危人群包括:HIV感染者、成人和儿童肺结核病例接触者、使用抗肿瘤坏死因子(TNF)治疗的患者、接受透析的患者、准备接受器官或血液移植的患者、矽肺患者。

潜伏性感染的预防性治疗方案包括:6个月的异烟肼,或9个月的异烟肼,或3个月规律地每周一次利福喷汀加异烟肼,或3-4个月的异烟肼加利福平,或3-4个月的利福平。表1:潜伏性结核感染的预防性治疗方案

注:摘选自WHO潜伏结核感染管理指南

表2:抗结核药物的种类分线分组药物名称组别/药物分类一线1/一线口服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二线2/二线注射药利福布汀,利福喷丁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卷曲霉素3/氟喹诺酮类药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4/二线口服抑菌药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环丝氨酸,特立齐酮,对氨基水杨酸钠,氨硫脲,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5/疗效不确切药氯法齐明,利奈唑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拉霉素,亚胺培南,高剂量异烟肼

内容参考:中国防痨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的药物分组

保肝药该不该用

无论是潜伏性结核病的预防性治疗,还是活动性结核病的治疗,都需要权衡治疗的潜在利益和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的风险。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分为两类,一类是较轻的不良反应,常对症处理而不需要中断治疗,大多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自行消退;另一类为严重的不良反应,需要立即停药。马来西亚《结核病管理指南》指出,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55%的不需要处理,25%的需要对症处理,17.5%的需要特殊处理。

图3:一线抗结核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

肝*性(药物性肝损伤)是抗结核药物最常见且危害最大的不良反应。目前,国内部分医生会处方保肝药物,进行预防性保肝治疗。“一是预防肝损伤,二是在肝损伤真正发生时,用保肝药来治疗。”但有专家指出,预防性保肝治疗目前学术界争议较大。一方面确有部分研究支持预防性保肝治疗,另一方面却又缺乏确实可信的大规模临床试验的依据。国内虽有保肝药物的临床研究,但是文献质量较差,疗效判断及安全性证据不足,可能存在发表偏倚。因此,《年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仅建议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给予预防性保肝治疗。国际多部指南建议,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重在肝功能监测。监测频率各指南推荐不一。药物性肝损伤常发生于开始治疗的2个月强化期内,故前期监测频率高。医生需根据监测患者的综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处置对策。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42(5):-.2.TuberculosisChapterofChineseMedicalAssociation.Expertre
1
查看完整版本: 结核病危害不输鼠疫卡介苗无效潜伏性感染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