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柯察金外滩教育
看点
近日,日本著名实业家稻盛和夫与世长辞。回顾他波澜壮阔的一生,稻盛和夫其实是不折不扣的反精神内耗达人。在如今教育普遍追求“既定的人生道路”的内卷环境下,稻盛和夫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对抗精神内耗的第一步,是停止想太多,先行动起来。
文丨柯察金编丨Amanda
问人的一生可以传奇到何种程度?可以看看这个人的事迹:
他,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Kyocera),52岁创办第二电信KDDI。两家公司都在其有生之年位列世界强。本人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创立两家世界强的企业家。
甚至在78岁的时候,他还临危受命,挽救濒临破产的日航,仅用一年时间就扶大厦之将倾,带领日航起死回生并最终做到行业第一。
这个人就是稻盛和夫。
日本人素喜造“神”,但称稻盛和夫为“经营之神”,的确实至名归。
8月30日,据日本多家媒体报道,世界著名的实业家稻盛和夫在家中离世,享年90高龄。
依照东方“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他的人生堪称圆满。对于很多人来说,即便不知道他具体做了些什么,但也或多或少见过他的语录。
外滩君重读稻盛先生的生平传记,一方面是膜拜能人之能,另一方面也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点——或许是最近“精神内耗”这个词太火了,与之联想后不禁慨叹:
稻盛和夫真的是反精神内耗的达人。
对成功既定路线的执念,
是很多精神内耗的来源
精神内耗,简单来说就是把能量更多地消耗在心理的摩擦,而非对外的行动上。
比如,过分在意他人评价,暗地里跟自己或孩子较劲,现实和预期有一点差池,就会陷入担忧焦虑的僵局,生怕半步跟不上,美好就付之一炬了……
精神内耗并不是啥严谨的心理学词汇,但跟“内卷”一样,非常形象,非常有张力,从快秃头的加班人到给娃忙升学的家长,几乎全都囊括在内……而如果内耗也有鄙视链,教育圈不能说一枝独秀,也至少是一骑绝尘:
孩子的英语已经落后隔壁小花家一个level,他完了;
孩子与市里的重点中学失之交臂,他完了;
孩子偏科怎么也补不上去,他完了……
什么,不能细想?细想要喘不过气来?如果回过头去看稻盛和夫幼年到青年时期,应该至少能缓过来一口吧——说真的,对于大多普通人而言,都不会拿到这么差的“剧本”了。
年,稻盛和夫出生在日本鹿儿岛一个乡下家庭,作为家中7个孩子的一个,来到人世时父母在忙工作,好多天后才想起来给他报户口。夫妇俩经营一个小小的印刷厂,仅仅能够维持生计。
稻盛小时候是家里的爱哭郎和娇气包,绰号叫“三小时哭虫”。上学后因为跟顽皮捣蛋的“哥们儿”混在一起,胆小的毛病确实戒掉了,倒是成了有名的校霸,放学后“伏击”老师眼中的优等生。
由于成绩差、性格顽固,而受尽了老师的歧视,老师也总会对他说,今后肯定是没有中学要的。
小学毕业那年,稻盛尤为不好过。除了两度初中落榜外,屋漏偏逢连夜雨,还被叔叔传染了肺结核,与死神擦肩而过。后来在万般无奈之下进入了一所普通中学。
童年的大部分时间,稻盛是在战争炮火中度过。上中学后,正是日本境内遭遇空袭最为惨烈的一年,家里的房子被一波炸平。结果父亲去黑市卖盐,母亲拿和服换大米。
上学路途遥远,稻盛需要搭乘行驶在国道上的“敞篷”卡车上学,路过拐弯处,抓不稳栏杆的话,甚至会被甩进附近的庄稼地里。
与当今的精细化育儿相比,稻盛的父母亲几乎无教育意识可言,唯一心愿是儿子赶紧毕业回家打工。
稻盛问家里为什么不像同学家那样有很多书,得到的回答却是:“准备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它们能够当饭吃吗?”
不能。所以高中毕业后,家里说什么也不肯掏钱继续供稻盛读书。之后他在一位良师的鼓励下,像众多渴望改变命运的平民子弟一样,报考了大阪大学医学系。
结果是没有然后,稻盛再次落榜了。不得已转去一个三流学校,念了个冷门专业。今天来讲是调剂,意思差不多。
稻盛的大学生活也是贯彻了“极简主义”,一件旧夹克,一双木屐度过四年;参加了空手道社,是为了免费领取一件衣服;晚上要在杂货店值守夜班打工挣钱,身上穷得叮当响;大二时,母亲又感上肺结核,高烧不退,他在一旁照看时不禁怀疑起老天:稻盛家果然是“结核病”之家么?
在鹿儿岛的大学毕业后,稻盛所面临的是就业形势凋敝的时期,他一没家底,二没背景,横竖是找不到工作,差点跑到黑社会事务所。
好在一位老师给介绍了份工作——位于京都的松风工业。但也似乎不是什么好工作:稻盛到员工宿舍一看,居然是间破旧的荒屋,房间里全是稻草屑。原来公司早已处于破产的边缘,也正因此才会招收稻盛这样出身乡下大学的学生。
总而言之,这就是稻盛和夫先生24岁前人生的情况。很难想象,这么乱七八糟的成长教育路线,居然属于日后鼎鼎大名的经营之神。
事实上,在日本的“经营四圣”中,除了索尼的盛田昭夫出身名门,是有名的贵公子,稻盛和夫与本田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松下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类似,全都没有一个很顺利的开始。三人年轻时若并坐牌场上,一定都是同样的满目愁容。
不是说苦难值得歌颂,也并非说教育不起关键作用,甚至不能说3比4就不是幸存者偏差。但稻盛和夫起手的如此烂牌至少表明,人生真的是复杂多变、难以预测。
如今我们谈社会层面的精神内耗,其实不光光是因为环境的内卷,也是由于成功被简单地归结为优绩主义,而多数人又过于相信付出与收获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因果关系。
优绩主义持有的“因果论”逻辑倾向于认为,鸡娃的每一分汗水都会开出鲜艳花朵,教育唯快不破、必须抢先。然而哈佛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等学者早已指出,这种强因果认知很大程度上是种一厢情愿,是陷入无限焦虑与精神内耗的根源。
很多想得比较从容的家庭,其实都有一个共通性,那就是在躺平与内卷之间,找到了一个舒适地带:不躺平,但是也不纠结太多,不让孩子的教育与成长空间变得“太满”——这些空出来的缝隙,一部分留给孩子,一部分留给未知,还有一部分留给想象力。
就像刘擎所说:“躺平与内卷之间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有一个光谱存在的。”
成功者看似是哲学为先,
其实是行动为先
在国内,卖的最好的书无疑是成功学;在成功学里,最受大师们青睐的名人之一,便是稻盛先生。他的事迹,早就被各种成功学大师研究透了。
依照成功学的逻辑,稻盛不堪忍睹的起手牌不是简单的逆境,而是“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他一生所有的重要节点,背后显然都有个公式,可以作为学习、复制的圭臬……
然而,仔细一想,成功学难道不是一种精神内耗么?或者说,它不正是精神内耗的一种投射和表现么?
尽管稻盛和夫在著书方面笔耕不辍,从心法谈到活法,从人生哲学谈到企业哲学,文笔平易近人,再加上出版方多多少少有意的包装,似乎愈发长得像鸡汤,然而却并不能用成功学来总结,因为这其中的区别实在太大了:
稻盛和夫讲的所有理念,都是他自己的亲身实践,甚至包括“利他心”这样看上去非常理想主义的座右铭。行而有知,知而必行,知行合一。从稻盛和夫的经历中,不难发现三点:
其一,他一辈子都是在挫折、挑战中走过来的。
即便日后成了团队的主心骨,贵为大公司的火车头,社会该来到的“*打”他一样没躲掉。
技术磨他,任务压他,官僚欺他……这些他人无法复制的荆棘坎坷,跟稻盛和夫的理念是无法分割的。
其二,他身上展现出来最明显的不是哲学观,而是非常具有个人特质的,强大的行动力。
24岁进入即将破产的松风工业,转行无望,进退两难,反而促使稻盛和夫彻底想通。
既然再怎么怨天尤人也是徒劳,干脆来了个度的大转变,全心投入研究之中。待在脏乱的寝室影响心情,他便索性把被褥、锅甚至是炭炉都搬进了研究室。
多少个日夜的奋战如今提到只是轻描的一笔,稻盛和夫后来居然真的做出了成果,受到上司的褒奖。得到正向反馈的稻盛,有了更大的干劲,开始了良性循环,在江河日下的松风居然也待了三年多。
不过这个公司确实扶不上墙,又开始搞内斗,稻盛和夫盛怒下辞职,科里的好几位年轻人追随其后。如果说稻盛和夫的人生是部剧本,那么接下来这段是个高潮:
27岁的稻盛带着从松风出走的一批年轻人,正式成立“京都陶瓷”。他难以抑制兴奋的心情,大声说道:“为了不忘记今日的激动,我们一起按血印起誓吧!”
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们纷纷响应:“赞成!没有异议!”——誓曰:“我们团结一致,成就一番利国利民的事业,在此以血印为证。”稻盛和夫带头签名,割破小拇指按了血印……
这是什么可怕的干劲?当今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稻盛和夫遇到难题时,也是专注于解决问题本身。为了满足三菱公司高难度的订单,他在缺少烘干设施的情况下,竟然用身体抱着模子在炉边睡觉,“像抱着一个婴儿一样,守到天明。”
年轻时的稻盛和夫
其三,他的内省也全部服务于行动,而非精神内耗。
稻盛哲学一直以来为人们津津乐道,不清楚哪些是属于他的先知先觉,哪些是属于他的事后总结,但即便是理念哲学,对于稻盛来说也一定是行动的纲领——没有行动,一切免谈。
比如稻盛和夫一直强调“利他心”,听起来挺鸡汤的,但他的的确确将自己的数十亿股份全部给予京都员工,真正与全体员工做到了同甘苦、共患难。
为了降低日本的长途电话费,冒风险进入从未涉及的通信行业,每天临睡前自问“是否动机至善,了无私心”,与垄断巨头竞争。也是这个机缘,才有了稻盛和夫的第二家世界强。
正如堺屋太一所评价的:“只有毫不畏惧、不厌其烦地去践行,并且不因一点小成就而自满,才是真正的改革者。”
成功不是想复制就复制
日本前经济企划厅长官、著名经济评论家堺屋太一在评价稻盛和夫时,曾把杰出人物归结为两种:
一种是毕业于一流大学,进入大企业或机构,一步步爬上人生的定点,是走上“既定人生道路”的成功者;
另一种人是凭借着努力与才能,并有好运相伴,一路披荆斩棘,成就了一番意外的丰功伟绩。
而稻盛和夫无疑属于后一种。他也是继其他二位“经营四圣”松下、本田之后,又一位伟大的创业者。
意外而精彩的人生,似乎总是具有难以名状的魅力。这里其实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享誉世界的名人,到底要以何种方式给孩子提供精神养料——
正如前文所提,很多人把稻盛和夫的思想当作一种成功学来学习,然而,当我们真正剖析了他的人生之后会发现,他的成功不是想复制就能复制。
即便是上面讲的稻盛和夫的“行动力”,也并不是说行动了就迎刃而解——这也是一种公式化的误解。它更多像是一种心理状态,认知状态,有激励作用,但不能作为某种具体的解法或方法。
其实对于父母和孩子来说,榜样从来不是用来复制的。像成功学那样把名人丰厚复杂的一生简化为几个公式,就很容易在成长中陷入徒劳的比较,从而陷入精神的内耗难以自拔。
巨大的成功,从来都是个性化的,从来不会批量生产。
细读稻盛和夫波澜壮阔的一生,了解甚至学习他优秀的品质,不能保证成功,但也许可以让我们先学会,停止想太多……
原标题:《细读“经营之神”稻盛和夫的一生后,想明白普通家庭该如何对抗精神内耗了》